摘要:坚持疏堵结合,因地制宜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
向分会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授牌 向分会第八届理事会副会长授牌 向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维修及再制造)委员授牌 会议肯定了第七届理事会五年以来的主要工作,分析了当前形势,明确了工程机械技术服务、再制造十四五时期的各项工作任务,对新一届理事会下步工作做了规划部署。
尖峰电价在峰谷分时电价的峰段电价基础上上浮25%。电网企业要强化电力运行调度和安全管理。
9月以来,因煤炭供应持续偏紧,加上天气炎热等因素,全国多地出现拉闸限电现象,不少企业遭遇停产停工的困境。为缓解电力紧张,部分省市对电价做出相应调整。加快推进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加快应急备用和调峰电源建设。会议表示,主要产煤省和重点煤企要按要求落实增产增供任务。居民用户可自主选择是否执行峰谷分时电价政策。
此外,会议鼓励地方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用电实行阶段性优惠政策。比如,广东省自10月1日起拉大峰谷电价差,峰平谷比价从现行的1.65∶1∶0.5调整为1.7∶1∶0.38。结合各企业能源消耗、环保绩效、安全生产、技术装备等因素,采取市场化、法治化办法实施差异化管控,避免一刀切。
加强监督检查,打击违法销售散煤行为,防止已完成清洁取暖改造的用户散煤复烧。(十三)完善监测监控体系。原文如下: 重点区域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联合有关部门对第三方检测机构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2022年3月底前,公开一批监测数据质量差甚至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机构和人员名单。
各地要增强服务意识,协调解决企业改造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指导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企业,按照《钢铁企业超低排放评估监测技术指南》及时开展评估监测。针对不同时段的环境空气质量形势,动态确定监督帮扶城市范围,按照不同城市的差异化特点,安排不同的监督帮扶任务。
全面清理整治铁路两侧500米范围内的防尘网,对原防尘网覆盖的渣土堆等,进行清除、固化处理或喷洒抑尘剂。全面淘汰炉膛直径3米以下的燃料类煤气发生炉及间歇式固定床煤气发生炉,取缔燃煤热风炉。工作任务: 全面贯彻落实减污降碳总要求,以减少重污染天气和降低PM2.5浓度为主要目标,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抓住产业、能源、运输结构调整三个关键环节,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有序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加快实施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深入开展钢铁行业、柴油货车、锅炉炉窑、挥发性有机物(VOCs)、秸秆禁烧和扬尘专项治理。按照以气定改、以供定需,先立后破、不立不破的原则,在保证温暖过冬的前提下,集中资源以区县或乡镇为单元成片推进清洁取暖。
对未达到超低排放要求的企业,各地要按照环保绩效分级采取不同的应急减排措施,同时,严格落实差别化电价、水价政策,实行差异化环保管理措施。结合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重点督察地方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不作为、慢作为以及一刀切等乱作为,甚至失职失责等问题,对问题严重的地区视情开展点穴式、机动式专项督察。河南省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济源市。积极推进港口、机场、物流园区、工矿企业场内作业车辆和机械新能源化,率先在钢铁等行业开展氢燃料电池车示范。
各城市要将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任务逐级细化,分解到各区县、各部门,明确时间表和责任人,并将主要任务纳入当地督查督办重要内容,建立重点任务完成情况定期调度机制。优化天然气使用方向,采暖期新增天然气向重点区域倾斜,优先保障居民取暖需求。
5、山东省济南、淄博、枣庄、东营、潍坊、济宁、泰安、日照、临沂、德州、聊城、滨州、菏泽市。6、河南省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济源市。
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要求,切实抓好钢铁行业采暖季期间错峰生产工作,指导相关城市制定钢铁错峰生产方案,统筹谋划、周密部署,对钢铁压产量和错峰生产措施逐一进行检查,督促落实。各省 (市)要认真落实《关于北方地区清洁供暖价格政策的意见》,保障民生用气价格基本稳定,加强输配环节价格监管,减少供气 层级,有效降低各环节费用。各城市错峰生产实施方案要按具体高炉设备停产为基础,不得以减负荷生产方式代替,落实到具体企业、生产线、生产设施和时间段,与高炉配套的焦炉、烧结、球团、石灰窑等生产设备错峰生产比例不得低于高炉错峰生产比例。认真开展自查自纠,严查违规上马、未批先建项目,严格依法查处违法违规企业。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清洁取暖技术路线,确保居民可承受、效果可持续。二、主要任务 (一)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各地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相关决策部署,按照《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以石化、化工、煤化工、焦化、钢铁、建材、有色、煤电等行业为重点,全面梳理排查拟建、在建和存量两高项目,对两高项目实行清单管理,进行分类处置、动态监控。
1、北京市 2、天津市 3、河北省石家庄、唐山、秦皇岛、邯郸、邢台、保定、张家口、承德、沧州、廊坊、衡水市,雄安新区,定州、辛集市。加大检查力度,严禁已淘汰车辆在城市周边、农村等地区非法营运或进入工矿企业内部使用。
推进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对低氮燃烧器、烟气再循环系统、分级燃烧系统、燃料及风量调配系统等关键部件要严把质量关,确保低氮燃烧系统稳定运行。加强环境质量监测能力建设,各地要按照《十四五全国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监测网络能力建设方案》要求加强秋冬季颗粒物组分监测和VOCs监测,颗粒物组分监测结果要及时报送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并在区域内共享。
三、保障措施 (十一)加强组织领导。应急减排措施应按生产线计,不得以降低生产负荷、缩短生产时长等难以核查的方式制定应急减排措施。
油气、管网、电网、发电、铁路等国有企业要切实担负起社会责任,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确保气源电源稳定供应。加强污染源监测监控,将涉VOCs和氮氧化物的重点企业纳入重点排污单位名录,覆盖率不低于工业源VOCs、氮氧化物排放量的65%,完成重点污染源大气主要排放口自动监控设施安装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依法将整体完成清洁取暖改造并稳定运行的地区划定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原则上清洁取暖稳定运行三年以上的地区全部纳入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制定实施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调度各地重点任务进展情况。
全力做好气源电源等供应保障。加强国家和地方涂料、油墨、胶粘剂、清洗剂等产品VOCs含量限值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各地要以采用低效治理设施的燃煤锅炉、生物质锅炉、煤气锅炉和工业炉窑为重点,开展锅炉、炉窑大气污染治理情况排查抽测,对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督促整改。采用氧化镁、氨法、单碱法、双碱法等脱硫工艺的,在秋冬季前要完成一次检修,防止造成脱硫系统堵塞,确保脱硫设施稳定运行。
清洁取暖补贴要因地制宜,区别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差异化精准施策,重点向农村低收入人群倾斜,不搞一刀切,确保清洁取暖设施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新建钢铁项目投运前,用于置换的产能需同步退出。
环保绩效评级A级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全废钢短流程炼钢企业自主采取减排措施,但须确保秋冬季期间粗钢产量同比不增加。(五)扎实推进VOCs治理突出问题排查整治 严格落实《关于加快解决当前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突出问题的通知》有关要求,高质量完成排查治理工作。对于单独发放排污许可证的企业,须作为独立企业制定应急减排措施,不得将多个独立排污许可证企业生产工序合并共同制定应急减排措施。以煤炭为燃料的加热炉、热处理炉、干燥炉等改用工业余热或电能,加快推进铸造(10吨/小时及以下)、岩棉等行业冲天炉改为电炉。
秋冬季攻坚虽取得积极成效,但空气质量改善成果还不稳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秋冬季重污染天气仍高发、频发,既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也直接影响十四五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任务的完成。加大车船油箱实际使用柴油抽测力度,对发现的非标油问题线索进行追溯,严厉追究相关生产、销售、运输者主体责任。
各地在绩效分级过程中,应加强中控数据记录的管理,重点行业关键数据均应纳入中控数据记录。对标国内外产品能效、环保先进水平,推动在建和拟建两高项目能效、环保水平提升,推进存量两高项目改造升级。
重点区域直辖市、省会城市推进内集外配的城市物流公铁联运方式。在企业自查基础上,各地生态环境部门开展一轮检查抽测,对排污许可重点管理企业全覆盖。